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共开设本科专业53个,其中A类学科2个,B类学科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
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重点专业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为核心,延伸至人工智能、储能科学等新兴领域。以下从学科建设、专业分类及特色方向展开分析:
一、传统优势专业体系
1.电气工程类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前2%,评级S):涵盖电力系统分析、智能电网技术等方向,2025年新增氢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评级A+):融合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2025年在多地录取分数线达600分以上。
2.动力与能源类专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全国前2%):聚焦清洁能源转换与利用,2025年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 核工程与核技术:纳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强化核电站系统设计与安全评估能力。
二、新兴交叉学科布局
1.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
- 人工智能(新增专业):结合电力系统需求,开设智能电网数据分析、能源物联网等课程。
- 网络空间安全(新增专业):针对电力基础设施防护,2025年在河北录取分数线450分以上。
2.低碳与新能源领域
- 碳储科学与工程(新增专业):围绕碳捕集、封存技术,响应“双碳”战略需求。
- 氢能科学与工程:覆盖制氢、储氢及燃料电池技术,2025年首次招生。
三、学科评估与优势领域
学科类别 | 评估等级 | 核心方向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电气工程 | A | 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并网 |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A- | 清洁燃烧技术、储能系统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能源经济管理、项目风险管理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电力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算法 | ❌ |
四、专业特色与就业导向
- 国际化合作: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
- 行业对接:毕业生主要流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等能源央企,2025年就业率超92%。
华北电力大学通过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领域的协同发展,构建了以能源电力为核心、多学科协同的本科专业体系。其重点专业依托国家级学科评估优势与产业需求导向,持续强化在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低碳能源等领域的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