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设本科专业44个,新增行星科学、矿物加工工程等2个专业,新增经济学(与资勘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招生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新增专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交叉融合。在44个本科专业中,地质类、资源环境类、信息技术类等专业形成明显优势集群,重点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表现突出。
一、2025年招生专业概况
类别 | 数量 | 代表性专业 |
---|---|---|
新增专业 | 2 | 行星科学、矿物加工工程 |
调整项目 | 1 | 经济学(与资源勘查工程双学士学位) |
大类招生 | - | 地质学类、材料类、地质类等按大类招生,部分专业按具体方向细分 |
二、重点专业推荐
专业名称 | 评级/排名 | 选科要求 | 就业方向 |
---|---|---|---|
地质学类 | B+(前25%) | 物理+化学 | 科研机构、地质勘探、灾害防治 |
地质工程 | A+(前二) | 物理+化学 | 工程勘查、地下空间开发 |
人工智能 | 校级重点 | 物理+化学 | 智能系统开发、数据分析 |
材料类(含矿物加工) | 新兴交叉学科 | 物理+化学 | 新能源材料、矿产资源开发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物理+化学 | 地球物理勘探、资源调查 |
三、其他特色专业
- 1.交叉学科项目经济学(与资源勘查工程双学士学位)结合经济分析与地质资源评估,培养复合型人才9。
- 2.优势学科延伸地球物理学:依托学校地球科学优势,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25。环境工程:围绕“双碳”战略,聚焦地下水保护与生态修复57。
- 3.传统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服务能源行业需求25。测绘工程:结合遥感技术,培养高精度测绘人才4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地质、资源、环境为特色,2025年专业设置既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又通过新增行星科学、矿物加工工程等拓展前沿领域。重点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交叉学科项目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