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开设2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劳动关系专业位列校友会排名全国第一。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本科院校,学校以法学、劳动关系等学科为优势,构建了覆盖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门类的专业体系,重点培养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一、专业设置概览
按学科门类划分
- 法学类:包括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社会工作(国家级一流专业)、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其中法学专业以劳动法方向为特色,依托法学院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开展教学。
- 管理学类:涵盖劳动关系(全国排名第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劳动关系专业同时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课程体系融合工会理论与企业管理。
- 工学类: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强调应用技术与社会需求结合,安全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
表:2025年部分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对比
专业名称 科目范围一 科目范围二 授予学位 劳动关系 物理或历史均可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管理学 法学 物理或历史均可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法学 安全工程 仅物理 化学(必选) 工学 思想政治教育 物理或历史均可 政治(必选) 法学 重点专业建设成果
-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劳动关系,均依托学校与全总共建背景,开设劳动法、集体谈判等特色课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增新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与原有社会工作、安全工程等形成集群优势,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与20余家机构共建产学研基地。
新兴与特色专业
- 工会学:全国首批开设,培养工会系统专门人才,需选考政治科目。
- 应急技术与管理:响应公共安全需求,仅限物理考生报考,课程涵盖灾害防控与风险管理。
学校通过中国人民大学交流项目、澳门城市大学推免硕士等合作,强化重点专业国际化培养。近年来,本科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法学、劳动关系等专业对口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毕业生广泛服务于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