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钢工学院共开设28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首钢工学院在2025年的专业布局中,紧密结合京津冀产业升级需求,形成了以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建筑为核心的学科体系。以下从专业分类与重点建设方向展开说明:
一、专业开设情况
工学类(占比6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聚焦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方向,校企合作覆盖首钢集团等20余家龙头企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高性能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两个特色班,实验设备投入达1.2亿元。
管理学类(占比25%)
工程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开设BIM技术与智慧建造课程,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
交叉学科类(占比15%)
工业互联网:联合华为共建实训基地,培养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人才。
对比项 | 国家级重点专业 | 新兴特色专业 |
---|---|---|
代表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业互联网 |
科研经费占比 | 35% | 28% |
校企合作基地数 | 15个 | 8个 |
二、重点专业建设成果
师资力量
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均配备长江学者领衔的教研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62%。
实践平台
首钢智能工厂实训中心年接纳学生超2000人次,覆盖数字化孪生、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模块。
就业导向
绿色建筑技术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较全校均值高22%,主要流向中建、北控等国企。
首钢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的双轮驱动,持续强化先进制造与绿色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