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科技大学共开设本科专业78个,涵盖12大学科门类,重点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5个国家特色专业。
该校以工科为主,兼顾文理交叉,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以下从专业布局、重点专业及特色方向展开分析:
一、专业布局与学科特色
工学类主导地位显著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含精细化工方向)、制药工程等4个专业。
- 材料类:覆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8个专业,强调橡胶、塑料等产业应用。
- 机械与自动化类:设置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6个专业,突出智能制造与装备研发。
新兴交叉学科加速发展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025年新增专业,聚焦太阳能、储能技术及纳米材料研发。
- 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类新增方向,结合基因编辑与生物制造技术。
- 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开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等5个专业,强化智能算法与芯片开发。
二、重点专业与核心优势
国家特色专业集群
专业名称 学科归属 核心方向 就业领域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类 精细化工、新能源催化 石油化工、环保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类 橡胶材料、功能高分子 新能源电池、汽车工业 应用化学 化学类 分析检测、能源化学 环境监测、生物医药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类 石油化工装备设计 装备制造、流程工业 机械工程 机械类 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 汽车、航空航天 行业认可度与资源支持
- 师资力量:重点专业配备教授占比超30%,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人(艺术类)及山东省杰青8人(理工类)。
- 科研平台:依托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等机构,共建新能源材料、橡胶加工等国家级实验室。
三、跨学科与国际化特色
艺术与科技融合方向
- 开设艺术与科技专业,结合数字媒体与产品设计,培养交互设计与虚拟现实人才。
- 绘画系下设国画、油画方向,强调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创新,毕业生可进入美术馆或文创产业。
国际合作项目
- 与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合作开设中法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人才。
- 商务英语专业增设跨境电商运营模块,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需求。
总结:2025年青岛科技大学通过优化传统工科、拓展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以材料、化工、机械为核心,艺术与科技为特色的多元化专业体系。其重点专业依托行业需求与科研资源,持续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毕业生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及文化创意等领域竞争力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