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25年拥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涵盖工学、医学、理学等多个领域,其中车辆工程、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东北地区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吉林大学凭借雄厚的学科积淀和创新能力,在2025年持续强化特色专业建设,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以下从学科优势、新兴交叉领域及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传统优势学科
车辆工程
依托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一汽集团深度合作,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方向。
对比项:
方向 核心课程 就业领域 传统车辆设计 内燃机原理、车身制造技术 汽车主机厂、零部件研发 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算法、车路协同系统 新能源车企、科技公司
化学
- 高分子材料与超分子结构研究国际知名,拥有5名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
- 实验资源: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均发表SCI论文200+篇。
二、新兴交叉学科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方向)
- 联合白求恩医学院开设,课程覆盖医学影像处理与深度学习算法。
- 合作单位:北京协和医院、联影医疗。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重点研究固态电池与氢能存储,建有吉林省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三、实践与国际化平台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附属三甲医院年接诊量超500万人次,提供全科医生与专科规培双路径。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野外实习基地覆盖长白山、松辽盆地,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
吉林大学2025年的特色专业体系既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又通过交叉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其产学研协同模式与国际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路径,持续为东北振兴输送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