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汉语言、临床医学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及2个国家特色专业
延边大学2025年通过学科交叉与区域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语言文学、医药健康、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充分体现民族地域特色与学科前沿的深度融合。
一、 语言文学类特色专业
朝鲜语(外国语言文学)
- 核心特色:全国排名第二,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依托朝鲜族文化背景,培养双语复合型人才。
- 课程设置:涵盖语言学、翻译实务、中朝文化比较等,注重国际交流与实践能力。
汉语言
国家特色专业,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结合东北亚区域文化特色,开设满语、蒙古语等选修模块。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国家特色专业,重点研究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学,强化田野调查与非遗保护实践。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核心特色 | 就业方向 |
---|---|---|---|
朝鲜语 | 外国语学院 | 双一流学科、国际交流优势 | 外交、翻译、跨境电商 |
汉语言 | 文学院 | 国家级特色、文化传承 | 教育、出版、文化机构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民族研究院 | 非遗保护、跨文化研究 | 民族事务、学术研究 |
二、 医药健康类优势专业
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附属医院资源,强化急诊医学、地方病防治(如包虫病)等实践教学。
药学
ESI全球前1%学科,聚焦长白山天然药物研发,开设中药炮制、民族医药学等特色课程。
护理学
结合老龄化社会需求,增设社区护理、老年康复护理方向,实践基地覆盖三甲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
三、 工程技术类区域特色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以长白山特色资源(人参、蓝莓等)为研究对象,开发功能性食品,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侧重智能硬件与跨境电子商务技术,与华为、阿里云等企业共建实验室。
延边大学2025年的特色专业体系,既保留了语言文学与民族文化的传统优势,又深度融合区域资源与产业需求,在医药健康、食品工程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双一流学科的联动,为学生提供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的培养平台,持续服务地方经济与民族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