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讲述自1840年**战争以来,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过程。以下是该课程的考点总结,分为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历史任务、重要事件与思潮、考试形式与复习建议四个部分:
一、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
-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性质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 经济特征: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 政治特征:封建君主专制与列强控制并存,主权不完整。
主要矛盾
- 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二、历史任务
- 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 反对外来侵略,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
- 改变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落后状态,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
三、重要事件与思潮
重大历史事件
- **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 洋务运动:清政府推动的近代化尝试。
-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
-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要思潮
-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等提出的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列强的思想。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解放。
四、考试形式与复习建议
考试形式
- 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重点考察对历史事件、社会性质和思想思潮的理解。
复习建议
- 理解核心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等。
- 掌握重要事件:如**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理清其历史意义。
- 关注思想演变:如“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文化运动等。
- 结合真题练习:通过模拟题或历年真题,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
以上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核心考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或复习笔记,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汇总
-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必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