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本科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以下是关于这门课程的详细说明:
1. 课程性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该课程被明确列为大学生本科阶段的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2. 教学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旨在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梳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体目标包括:
-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 掌握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历史概念、理论及方法论;
-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 教学内容
课程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主线,重点讲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
- 中国***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 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过程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4. 学习意义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同时,这门课程还兼具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特点,有助于大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