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简称,它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重要性:
1. 课程定义与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核心,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核心内容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 科学社会主义: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 教学目标
- 理论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实践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4. 课程的重要性
- 思想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政治性: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 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 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5. 学习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体系,更是实践指南。***总书记曾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强调马克思主义是“行动中的学问”,鼓励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基础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还培养了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柱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