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修订的《会计法》以适应新时代经济需求为目标,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会计行为,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以下是主要理解:
一、新增核心原则
- 服务国家战略
新法在第二条新增“会计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明确会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强化了会计人员贯彻国家政策的使命感。
- 信息化与合规性
强调“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会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纳入法律规范,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同时细化会计手续和核算要求,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强化会计监督
- 完善监督体系
要求单位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纳入内部控制,形成多层次监督机制。同时,强化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责,形成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的合力。
- 加大处罚力度
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大幅提高,最高可达违法所得的十倍且无金额上限,显著提升违法成本。对直接责任人员也加大处罚,形成有效震慑。
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 真实性与准确性
通过细化会计核算事项和强化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例如,对收入、成本、资产负债等关键指标的核算提出更严格要求。
- 服务决策功能
会计信息需为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依据,助力经济决策。修订后,会计报告需更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政策遵从性。
四、其他重要修改
-
术语规范 :将“帐”改为“账”,避免与生活用品混淆,体现会计专业性。
-
适应新经济业态 :新增条款支持新兴经济模式和数字经济的会计处理需求。
总结
新会计法通过立法手段完善了会计制度框架,强化了政治责任与合规要求,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威慑保障信息质量。这不仅提升了会计工作的公信力,也为国家经济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需结合实际执行情况,持续优化会计信息化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