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是指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动态性造价管理活动。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规范,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具体涵盖以下阶段:
一、项目前期阶段
- 投资估算
依据可行性研究文件或方案设计,采用概算定额等计价依据,对项目总投资及构成进行初步估算,精确度控制在30%以内。
- 经济评价与融资方案分析
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经济效益,并制定融资方案,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设计阶段
- 设计概算
以初步设计或施工设计图纸为基础,结合概算定额、计费标准等,计算建设项目总投资。
- 限额设计
通过设定投资限额,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造价。
三、施工阶段
- 施工图预算
以施工图设计文件为依据,依据预算定额或清单规范,详细计算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精确度控制在10%以内。
- 合同管理
制定施工合同,明确工程量、价格、付款方式等条款,规范施工过程。
- 成本控制与变更管理
实时监控工程费用,处理设计变更、签证等事项,调整合同价款。
四、竣工验收阶段
- 竣工结算
根据施工合同、变更签证等文件,计算实际工程量,核对合同价款,完成最终结清。
- 竣工决算
收集项目全过程实际费用,包括建筑、设备、预备费等,分析成本偏差,为项目交付使用提供财务报告。
五、运营维护阶段
- 运营成本分析
对项目运营期间的维护费用、能耗等进行动态分析,优化运维管理。
六、管理方法与目标
-
动态控制 :通过估算、概算、预算的循环控制,及时调整造价。
-
风险控制 :识别投资、施工、市场等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
价值工程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全过程造价管理强调多阶段协同,通过合同管理、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流程透明化,最终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