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结算审核
工程造价的核心工作涉及项目全周期的成本管理,具体职责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前期规划阶段
- 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
根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投资估算,编制设计概算,为项目提供经济可行性分析。
- 参与图纸会审
深入施工现场,结合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避免设计缺陷导致成本增加。
二、施工阶段
- 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
-
编制施工图预算,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人工、材料、机械用量及资金计划。
-
实施全过程成本管理,通过“两算对比”(施工图预算与工程量清单)控制成本。
- 工程变更管理
跟踪设计变更,评估对成本的影响,及时调整预算,并办理索赔签证。
- 市场行情监控
关注材料、人工价格波动及政策法规变化,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三、结算与后期阶段
- 工程结算与审计
-
完成竣工结算,汇总签证资料、中间结算等,确保不漏算、不错算。
-
参与工程审计,审核施工单位虚报费用,进行“审减”工作。
- 成本效益分析
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其他关键职责
-
合同管理 :熟悉合同条款,防范不利因素,协调业主与施工方争议。
-
风险管理 :预测政策调控、市场波动等风险,提前调整成本计划。
-
团队协作 :与设计、施工、审计等团队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
五、延伸职能
工程造价师还可能参与项目前期投资决策、工程审计、造价咨询、教育培训等工作。
通过以上环节的协同管理,工程造价师需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优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