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在2010年确实开始区分英语一和英语二,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学术型硕士(学硕)和专业型硕士(专硕)的不同培养需求。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区分背景与目的
- 学科分类需求
学术型硕士(13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和部分专业型硕士(如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需通过英语一;其余专业型硕士(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则需通过英语二。
- 选拔功能差异
英语一作为全国统考科目,侧重考察学术英语综合能力,适用于学术研究类岗位;英语二为专业选拔科目,更注重应用型英语能力,适用于实践型岗位。
二、适用专业范围
-
英语一 :覆盖所有学术型硕士专业,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
-
英语二 :仅限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等7类专业硕士。
三、其他关联变化
- 考试内容调整
2019年改革后,英语一保留了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四部分结构,但专业基础课分值由150分调整为100分。英语二则保持四部分结构,但翻译和写作分值由15分调整为25分。
- 难度差异
英语一整体难度较高,词汇量要求(约6000-8000词)和阅读理解篇幅更长;英语二侧重翻译和写作能力,词汇量要求为5500左右。
四、总结
2010年考研英语分科改革是研究生招生体系优化的重要举措,通过科目属性、适用专业和考试内容的分化,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研究生的培养需求。考生需根据报考专业选择对应的英语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