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
论文即使通过了外审, 仍然有可能在后续阶段被拒 。整个审稿流程包括初审、外审、等待责任编辑处理、终审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拒稿的情况。外审阶段如果不过,稿件很快就会被退稿。有些稿件即使通过了外审,进入终审阶段后也可能直接被退回,且没有修改意见。
外审被拒的原因可能包括:
-
论文缺少新意 :如果论文中的实验论点是复制别人的,或者能够简单看出是从已知的论文文献中推理得到的,这样的论文会被拒稿。
-
分析不到位 :论文虽然有新的发现,但没有提炼出重要点,达不到理论的高度,只有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质量、理论性分析的文章也会被拒稿。
-
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 :如果论文中的研究内容大量借鉴或抄袭他人观点和数据,或者只是简单地进行文献回顾和重复已有结论,这样的论文极有可能被外审专家拒之门外。
-
理论分析和数据解读不到位 :即使论文有一定的新发现,但如果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充分的数据解读,也很容易在外审中碰壁。
-
论文内容缺乏学术质量 :如果研究问题缺乏学术价值,或者没有提出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观点,论文很难引起审稿人的兴趣。
尽管外审被拒的几率存在,但通过修改完善材料并重新提交、申请复审、寻求专业意见或考虑其他替代方案,作者仍有机会达成目标。因此,即使论文已经送外审,也不能完全排除被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