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以下是具体介绍:
《初级会计实务》
- 考试内容:该科目一共包含 8 章,考试内容可划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政府会计四个部分,其中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重要程度更高。具体有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财产清查、应收及预付款项、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财务报表附注及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要求等。
- 考试特点:
- 注重基础:作为财会行业的入门考试,所收录的知识多为基础理论内容,整体难度偏低,但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 重者恒重:一些重点内容,如存货、固定资产、收入等,几乎每场考试都考,考生在备考时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
- 灵活多变:考题对同一知识点可能从多种角度进行考查,并且可能设有 “陷阱”,需要考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并配以必要练习,切忌死记硬背。
- 具有综合性:题目可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联合考查,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经常将多个知识点混合考查。
《经济法基础》
- 考试内容:包括税法和非税法两块内容,具体章节有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三章支付结算制度;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 考试特点:
- 知识点覆盖广:由于初级会计考试的批次较多,所以导致经济法的考查范围比较广,几乎覆盖全书。
- 重者恒重:全书的重点内容年年都会考查,例如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考生在全书复习的同时还要抓住重点。
- 跨章综合:考题中常常会结合不同章节来出题,比如在不定项选择题的考查中,经常会结合两章以上的内容一起考查,需要考生把平面的知识点搭建起知识框架。
两个科目的考试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全部为客观题。参加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 1 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