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会有以下后果:
- 暂停执业活动:卫生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3 个月至 6 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 限制评优和晋升:若再次考核合格,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
- 注销注册:若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还可能带来一些间接影响:
- 影响征信:医师暂停停业、注销注册等信息在政府征信系统中长期留存,形成负面评价。
- 降低行业竞争力:考核结果是检验医师执业水平的动态反映,考核不合格者在求职、竞聘、晋升职级职称、评优评先等情况时相对弱势。
- 增加执业风险:医师有受到行政处理的可能,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增加被动因素。
- 限制自由执业权:部分省份已将定期考核结果与医师执业注册挂钩,凡 2 年内无定考合格记录的医师,省外转入省内的一律不接受,省内医师直接注销注册。
同时,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医师定期考核的,也会被认定为考核不合格。如果连续两个考核周期都缺考,那么除了会影响注册变更外,医师执业证书还可能会被强行注销,且个人或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 30 日内,向注册主管部门报告并办理注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