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公需科目学习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下是根据不同地区和政策的相关信息整理的详细内容:
1. 公需科目学习的重要性
公需科目学习是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社部令第25号)等政策的重要举措,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专业技术人员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2. 不同地区的公需科目安排
以下是部分地区的公需科目具体内容:
(1)河北省
- 必修课程(共20学时):
- 《红色交通线上的革命精神》
- 《科技赋能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
- 《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与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 选修课程(共10学时):
- 《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乡村建设》
- 学时要求:每年度需完成30学时,其中必修课20学时,选修课10学时。
(2)贵州省
- 学习内容:围绕思想政治学习、科学精神培育、信息技术普及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 学时要求:每年度需完成30学时,学习形式为网络在线完成课程后自行考试。
(3)湖南省
- 主题:
-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守好安全生产底线”
- “创新驱动发展”
- 学时要求:每年度需完成30学时,专业技术人员可结合实际需求选择主题进行学习。
(4)福建省
- 主题:
- 数字经济(6学时,如“数字福建与数字经济”)
- 绿色经济(6学时,如“人与自然和谐”)
- 学时要求:每年度需完成30学时,具体课程内容结合省情特色设计。
3. 学习形式与考试要求
- 学习形式:大部分地区的公需科目学习以网络在线课程为主,学员需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
- 考试形式:考试通常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部分地区允许学员通过自学完成学习并自行安排考试。
4. 注意事项
- 学时要求:大部分地区要求每年度完成30学时,其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根据具体政策有所不同。
- 补学政策:部分省份提供往年公需科目课程的补学机会,方便未完成学时的学员进行补修。
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详细政策或操作流程,建议参考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或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