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施策,以下是关键措施及实施路径的梳理:
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
搭建区域性战略平台
通过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氛围。
-
构建产业转型公共平台
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建立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工业设计中心等,推动自然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支撑产业升级。
-
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示范作用
以滇中新区为核心整合产业园区,升级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创建综合保税区,形成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
二、培育创新主体
-
推进创新主体多元化发展
打破工业与服务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壁垒,培育源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技术大公司,强化平台企业、创客企业的支撑作用。
-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完善**担保体系,推动企业上市融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优化创新生态体系
-
完善科技金融支撑
通过担保、贴息、发行企业债券等工具,扩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风险投资长效机制。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完善专利审查出证快速通道,推动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体系。
-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为例,推动北京高端资源向津冀流动,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打破机制藩篱。
四、政策与机制创新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学研融合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
-
完善区域创新布局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协同推进央地间、地方间科技规划对接,形成东、中、西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五、其他关键举措
-
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推进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
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以创新型县(市)为抓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破解县域创新瓶颈。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