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的学时要求因地区和职称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将详细介绍2024年会计继续教育的学时要求。
会计继续教育学时的总体要求
学时总数
- 90学时: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学时分配
- 高级和中级会计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68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20小时,自学时间不少于48小时。
- 初级会计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自学时间不少于48小时。
会计继续教育学时的具体分配
公需科目
- 定义:公需科目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
- 学时要求:每年不少于30学时,具体内容和形式由各地财政部门确定。
专业科目
- 定义:专业科目是指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化等。
- 学时要求:每年不少于60学时,具体内容和形式由各地财政部门确定。
会计继续教育学时的计算方式
学分制管理
- 学分制度:会计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
- 折算标准: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加会计类专业会议、发表会计类论文等方式均可折算为学分。
计算方法
- 在线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完成的学习时间不少于24小时,每天可折算为2.5学分。
- 面授学习:通过面授方式完成的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每天可折算为20学分。
会计继续教育学时的认证和上报
学分认证
- 认证流程: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后,需向所在地会计师协会或财政部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培训课程证书、培训记录等,以获取学时证明。
- 备案:学时证明需报备,以确保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和能力水平得到保障。
上报流程
- 上报要求:会计人员需在会计师协会或财政部门指定的平台上完成信息采集和学时申报。
- 审核和发放:提交材料后,相关部门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相应的学时证明和继续教育证书。
2024年,会计继续教育的学时要求因地区和职称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而言,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累计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由各地财政部门确定,会计人员需通过在线学习、面授学习等方式完成学时,并及时完成学时认证和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