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学时不够,可通过参加补修课程、线上学习、学术会议、校级以上教学研讨会、校本培训、实践活动等途径补救。
针对教师继续教育学时不够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补救措施:
参加补修课程:
- 向教育部门或教师进修学校咨询补修课程。
- 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获取缺失的学时。
线上学习:
-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
- 选择与教育相关的线上课程,完成学习任务后获得学时。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 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学习。
- 参加活动可获得学时,同时拓宽视野。
参与校级以上教学研讨会和公开课:
- 通过教育局继续教育平台申请往期课程补学。
- 参与活动并获取主办方开具的学时证明。
校本培训:
- 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培训、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
- 按实际参与时间折算学时,需由校办统一申报。
实践活动:
- 参与单位调研,外出做专题调研可抵扣学时。
- 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获得学时。
重要提示:
- 在选择补救措施时,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和时间安排。
- 确保所选措施符合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的相关规定。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补救方法
地区 | 补救措施 | 具体方式 | 学时要求 | 备注 |
---|---|---|---|---|
湖南 | 参加线上/线下课程 | 网络课堂、面授培训、自学考试 | 每年累计不少于90学时 | 包括公需科目与专业科目 |
广东 | 多元途径补足 | 公需科目、专业科目、选修科目 | 每年不少于90学时 | 各科目具体学时分配明确 |
河南 | 利用在线平台 | 如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 每年总学时不少于90学时 | 专业课不少于60学时,公需课不少于30学时 |
通用建议 | 学术成果转化 | 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 | _ | 需结合个人情况制定计划 |
学历进修抵扣 | _ | _ | 另一种补充学时的途径 |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形式与时长
学习形式 | 描述 | 学时认定 | 适用地区 | 备注 |
---|---|---|---|---|
网络课堂 |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课程 | 系统自动记录学时 | 湖南、广东等 | 公需科目学习主要途径之一 |
面授培训 | 线下组织的培训班 | 培训结束后主办方录入系统 | 湖南 | 包括人社部门或授权机构组织的培训 |
自学考试 | 自学并通过考试申请学时认定 | 考试合格后可申请 | 湖南 | 需提交学习总结等材料 |
研讨会/讲座 | 参加专业相关的研讨会或讲座 | 根据活动主办方规定认定学时 | 通用 | 不同活动学时认定标准可能不同 |
学术会议 | 参与学术领域内的会议 | 部分会议可认定学时 | 通用 | 需确认会议是否提供学时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