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的学时要求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关于继续教育学时的详细信息,包括基本要求、具体计算方式、学时认定和认证流程,以及学时豁免政策。
继续教育学时的基本要求
总学时要求
- 基本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累计学时一般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
- 特殊规定:部分地区和行业对学时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广东省要求每年不得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30学时,专业科目42学时,选修科目18学时。
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具体要求
- 公需科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基本理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具体要求因地区和行业而异,但通常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 专业科目:涵盖行业新理论、新技术和专业所需掌握的知识。具体要求因行业和岗位而异,但通常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学时的具体计算方式
不同活动学时的计算方法
- 面授培训:每天按8学时计算。
- 网络培训:按实际学时计算,每年最多40学时。
- 学术会议:国家级会议每天6学时,省级会议每天4学时。
- 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国家级课题主课题前5名每年分别认定68学时、56学时、48学时、40学时、32学时;子课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8学时、40学时、32学时。省级课题主课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56学时、48学时、40学时;子课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0学时、32学时、24学时。
- 出版著作或发表论文:每万字认定12学时(国家级刊物)、8学时(省级刊物)、4学时(市级刊物)。每篇发表文章认定10学时(国家级刊物)、5学时(省级刊物)、2学时(市级刊物)。
学时认定和认证流程
认定和认证的具体流程
- 平台登录: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相应的平台(如“新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平台”)注册并登录,选择“继续教育”模块报名学习或申请学时登记认定。
- 材料提交:申报人填写并提交《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学时认定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培训证书、学位进修课程成绩表、论文、教材等。
- 审核和认证:各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在《认定申请表》和《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本》上签署审核意见,最后由人事部门进行复核和认证。
学时豁免政策
学时豁免的具体情况
- 特殊情况:因疾病半年以上无法正常工作、生育休产假等情况,可以申请学时豁免。具体情形需根据当地规定进行申请。
- 其他豁免:年度内在市外工作连续超过三个月、参加非社会工作学历教育提升等情形也可申请学时豁免。
继续教育的学时要求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学时的具体计算方式包括面授培训、网络培训、学术会议、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出版著作或发表论文等。学时认定和认证需通过相应的平台进行,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特殊情况下的学时豁免政策也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灵活的学习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