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籍补录骗局”的常见特征及防范建议
一、骗局核心逻辑
-
伪造概念:
骗子以“补录学籍”为幌子,声称低分考生可通过“特殊渠道”补录到本科院校,或虚构“全日制助学班”等概念,误导考生认为能获得与统招本科同等的学历。- 真相:自考仅有考籍(记录考试进度),无学籍(全日制统招学历的标志),毕业后才能在学信网查询学历信息。
-
虚假承诺:
- 谎称“无需成绩、不看地区”即可入学,甚至承诺“交钱包拿学位证”“1年快速拿证”。
- 真相:自考学位证需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最快拿证时间为1.5-2年(小自考),无“包过”可能。
二、常见骗术话术
- “补录学籍”:声称自考可补录学籍,伪造学籍档案。
- “全日制助学班=全日制学历”:混淆“全日制学习形式”与“全日制统招学历”的区别,实际学历仍为自考或成人本科。
- “内部指标、计划外招生”:利用考生侥幸心理,宣称可通过“关系”操作录取,实则骗取高额费用。
三、防范建议
-
认清学历性质:
- 自考、成考等非统招学历与统招本科在含金量、社会认可度上有本质区别。
- 学信网仅显示考籍(考试记录),毕业后才显示学历信息。
-
核实招生资质:
- 优先选择高校直属助学点(受监管),避免通过无资质机构报名。
- 警惕“与高校合作”宣传,多数“助学班”实为培训机构。
-
拒绝非正规流程:
- 任何要求“私下缴费”“不通过官方系统报名”的行为均为诈骗。
- 官方招录不收取“保证金”“指标费”,所有费用需通过正规渠道缴纳。
-
主动查证信息:
- 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高校官网等官方渠道查询招录政策,不轻信社交媒体或陌生电话的“内部消息”。
若已遭遇诈骗,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同时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