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补录是指一些院校在第一次招生时,由于填报该校的人数较少,没有达到当年的招生计划数目,或者虽然第一次录取人数达到了计划名额,但到开学时部分学生未去报到,被自动取消入学资格,从而空出一部分名额。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这些院校会进行第二次录取,即补录。
补录的原因
- 填报人数不足:部分院校在第一次招生时,填报该校的人数太少,没有达到当年的招生计划数目。
- 录取考生未报到:第一次录取人数达到了计划名额,但到开学时部分学生未去报到,被自动取消入学资格,从而空出一部分名额。
补录的时间
补录的时间通常有两个时间段:
- 暑假期间:在第一次招生录取所有批次结束后,部分未招满的学校会进行补录。
- 开学后:在九月份也就是部分大学开学以后,因部分被录取考生没有到校报到,被取消录取资格而空出名额时,部分学校也会进行补录。
补录的流程
- 公布缺额计划:高校确定要补录后,会把信息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在收集完信息后,会将要补录的学校名单下发到各县级招办。
- 填报志愿:有补录意向的考生,可以在补录通知发出以后,去县招办查询补录学校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志愿并上交。
- 录取:各补录学校会根据各自招生要求,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并下发录取通知书。
- 报到:考生在查证被录取后,即可带着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
补录的注意事项
- 重新填报志愿:补录以考生重新填报的志愿为准,考生原填报的志愿无效。
- 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申请补报志愿。
- 选考科目要求:补报志愿的考生,其本人的选考科目必须与院校缺额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符。
- 志愿数量限制:参加补报志愿的考生,每人可填报的院校和专业志愿数量有限。
- 志愿确认:考生必须在系统打印出的志愿表上签名确认,以确保志愿信息的准确性。
补录的技巧
- 冷热结合: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 先看院校再看专业:在补录过程中,应先考虑如何进学校,进了学校一切好办,一般在开学的时候是可以换专业的。
- 了解信息: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多了解信息,包括院校的补录计划数,该批次的考生人数,该院校该专业对学科有无特殊要求,对身体有无特别限定条件等等。
补录是落榜考生的又一次机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志愿,抓住这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