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产权归属
-
父母房产
若被拆迁房屋属于父母所有且无产权变更,拆迁补偿通常归父母所有。但父母可通过遗嘱或协商将部分权益分配给女儿。- 法定继承:若父母去世且未立遗嘱,女儿作为法定继承人可继承相应份额的拆迁权益。
- 共有产权:若女儿是房屋共有人(如出资共建),可按产权比例获得补偿。
-
女儿自有房产
若拆迁房屋为女儿个人所有,补偿直接归属女儿。
二、户籍与居住情况
-
户口未迁出
若女儿外嫁后户口仍保留在原村集体,且未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通常享有拆迁补偿资格。- 安置政策:部分地区按户籍人口分配安置房,女儿符合条件的可获安置。
-
户口已迁出
- 迁至小城镇:保留原村土地承包权,可能仍享有补偿。
- 迁至其他村:若未取得新承包地,原村拆迁时仍可获补偿。
三、特殊政策与贡献
- 长期居住或无其他住房
部分地区规定在拆迁房长期居住且无其他住房的成员可获安置房。 - 特殊身份(如独生子女、大龄未婚青年)
上海等地对独生子女、大龄未婚青年等特殊身份人员额外增加补偿份额。
四、法律与协议依据
-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明确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补助费专款专用,女儿符合条件的可获补偿。 - 《妇女权益保障法》
禁止以性别为由剥夺外嫁女的拆迁权益。 - 拆迁协议
若协议中明确女儿为补偿对象,需按协议执行。
总结
女儿能否分到拆迁房需综合产权归属、户籍、居住情况、地方政策及协议约定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结合当地具体规定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