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初三化学必背的16个知识点:
- 燃烧的条件 :
- 灭火的原理 :
-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
- 水污染的原因 :
-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
-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 防治水污染的办法 :
-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
工业上的“三废”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
-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
-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 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
-
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
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
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
硫:淡黄色
- 燃烧的现象 :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 物质的分类 :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 元素和原子团 :
-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需牢记,如非金属元素:O氧、H氢、N氮等;金属元素:K钾、Ca钙、Na钠等;原子团:氢氧根OH⁻、硝酸根NO₃⁻、碳酸根CO₃²⁻等
- 化学方程式与反应类型 :
-
化学方程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金属活动性顺序 :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
-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MnO2=2H2O+O2↑
-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加热=2KCl+3O2↑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
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
氧气:无色无味,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灭火
-
金属的性质:如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
16.
本文《初三化学必背16个知识》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8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