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必背考点

中考文言文必背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假字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 对镜帖花黄 (通“贴”,粘贴)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省”,自我检查、反省)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勿”,不要)

  1. 成语和典故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战,勇气也)

  1. 《论语》经典名句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 不逾矩

  1. 《孟子》经典名句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1. 其他经典篇目
  • 《曹刿论战》 (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出师表》 (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桃花源记》 (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陋室铭》 (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爱莲说》 (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三峡》 (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岳阳楼记》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 虚词用法
  • (助词或名词)

  • (疑问或叹息)

  1. 人物形象和情节
  • 《曹刿论战》 :曹刿的深谋远虑和鲁庄公的虚心纳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与齐王、妻妾客之间的关系

  • 《出师表》 :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影响

这些考点涵盖了文言文的通假字、成语典故、经典名句、虚词用法以及人物形象和情节等方面,是中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内容。建议考生认真背诵这些知识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本文《中考文言文必背考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88022.html

相关推荐

2024年中考必背考点

2024年中考必背考点包括 道德与法治 和 历史 两个科目。 道德与法治 常识知识类 : 宪法、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 法治、德治、行政治理、社会调节 平等原则、合理预测原则 基本权利与义务 : 平等就业机会、劳动条件 义务教育、教育平等机会、特殊教育、素质教育 居住条件、住房保障 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利 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必考的50个考点

中考必考的50个考点可能涉及多个学科,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重点考点: 语文 : 词汇和语法 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作文写作 诗词鉴赏 古汉语基本用法和修辞手法 数学 : 代数:代数式的化简和因式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几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性质和计算,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应用题: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小学应用题、商业数学、图表分析等 函数和方程 三角函数 立体几何

2025-01-25 教育动态

初二历史100个必考点

以下是一些初二历史的必考点: **战争(1840-1842年)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南京条约》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 第二次**战争(1856-1860年) 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发动战争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

2025-01-25 教育动态

四大名著中考会考吗

通常是必考的四大名著在中考中通常是 必考 的内容。具体考察的知识点包括主要情节、人物特点、主题思想等,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必考内容 :四大名著被列为中考的必考内容,要求考生对其有深入的了解。 考察知识点 :包括主要情节、人物特点、主题思想等。 应用示例 : 《西游记》 :考察学生对孙悟空、唐僧等人物的理解,以及故事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水浒传》

2025-01-25 教育动态

初中中考考什么

中考,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同时也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 文化成绩 : 语文 :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 :侧重于学生的数学计算和知识应用能力。 英语 :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 物理 :强调学生对物理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化学 :可能会出现化学式的计算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必考内容

中考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 语文 阅读理解 :通过大量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理解题干和分析文章。 写作 :注重文本分析,表达、感悟和思考的能力,多练习积累素材。 词汇和语法 :掌握基础词汇和成语的读音和意义,注意语法知识的应用。 数学 基础知识 :掌握四则运算、分数、小数、百分数、整式、分式、方程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函数与方程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构建一次函数模型等。

2025-01-25 教育动态

小中考考什么

生物和地理小中考,也称为初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察 生物和地理 两个科目。具体来说,小中考是七、八年级学生在每年的6月初参加的初中生物、地理的考试,考试结束后,九年级课程中将取消这两门科目。 小中考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因地区和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总分为750分。 建议学生和家长重视小中考,提前准备好相关考试用品,制定复习计划,确保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考哪几门

中考通常要考 八门科目 ,具体包括: 语文 数学 外语(包括听力、口语考试) 历史 地理 思想品德 物理 生物 此外,有些地区或学校在考试时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例如: 英语考试可能包含听力部分。 物理和生物科目中至少选择一门。 理科综合可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其中物理和化学有实验操作考试。 文科综合可能包括政治、历史和地理。 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了解所在地区的中考政策,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考哪几科

中考的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门: 语文 :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 :侧重于学生的数学计算和知识应用能力。 英语 :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包括书面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 物理 :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化学 :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历史 :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 地理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每天考什么

中考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 7门 ,具体安排如下: 语文 :考试时间通常是从8:30开始到11:00结束。 数学 :考试时间通常是从8:30开始到10:30结束。 英语 :考试时间通常是从8:30开始到10:30结束,其中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为20分钟。 物理 :考试时间通常是从14:30开始到16:00结束。 化学 :考试时间通常是从14:30开始到16:00结束。 生物 (或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考点所占比例

中考历史考点所占比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可以总结如下: 山西中考 : 中国历史占60%,其中古代史占25%,近现代史占35%。 全国范围 : 历史试卷知识内容比例调整为中国历史(含地方课程)约占70%,世界历史约占30%。 历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比例分别为35%、35%和30%。 湖北武汉市 : 2013年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语文考点对照表

中考语文考点对照表如下: 词语辨析 同音字辨析 :注意掌握同音字的词义和用法区别,例如“了解”和“了结”。 近义词辨析 :学会分辨近义词,掌握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使用。 阅读理解 文学类、科普类、历史类、人文社科类文章的理解与判断 :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写作 作文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注意文章的结构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套路

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题 :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特别是注意题目要求,例如是“简述”、“解释”、“比较”、“分析”等,这有助于确定回答问题的方向和重点。 归纳提纲 : 在理解题目后,可以先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列出自己要回答的问题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整理答案的思路,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调整语言 :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很多概念、名词和术语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万唯中考历史基础题真的有用吗

万唯中考历史基础题对于中考复习是有帮助的: 内容总结和知识点梳理 :万唯中考历史资料不仅涵盖了中考所涉及的所有重要知识点,还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历届真题梳理 :资料中包含了历届中考真题的梳理,通过这些真题,学生可以了解中考的命题趋势和题型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针对性和定制化 :万唯中考资料在针对性和定制化方面做得较好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背景 : 公式 :历史背景 = (国内 + 国际)(经济 + 政治 + 文化 + ……) 具体分析 : 经济背景 :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 政治背景 :包括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 文化背景 :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教育等。 示例 :**战争背景 = (国内: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答题万能套话

中考历史答题的万能套话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评价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方面的价值。 原因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之所以……是因为……。 影响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对……产生了积极/消极的影响,促进了……。 过程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从……开始,经过……,最终……。 措施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采取了……的措施,旨在……。 结果类句子 :

2025-01-25 教育动态

九上历史试卷大题答题格式

九上历史试卷大题答题格式建议如下: 认真审题 :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句话。 弄清楚题目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地点、关键信息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细节和关键词,如“原因”、“影响”、“过程”等。 列出要点 : 在审题后,迅速列出题目中的要点,包括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 这些要点可以帮助你组织答案,使答案更加有条理。 组织答案 : 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答案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答题术语

中考历史答题术语是帮助考生更准确、更专业地表达历史观点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工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答题术语及其使用方法: 历史背景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 历史原因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必要性因素,侧重于“为什么”这个问题。例如,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主要是其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历史条件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侧重于“有什么”这个问题。例如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难吗

相对较易中考历史的难度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 相对较易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考历史难度的观点: 知识点广度和深度加大 :中考历史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考查难度也逐年攀升。 题型多样性增加 :中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等,这些都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考核复杂思维能力的提高 :历史考试不仅仅考查记忆,还考查学生的理解

2025-01-25 教育动态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