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答题术语

中考历史答题术语是帮助考生更准确、更专业地表达历史观点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工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答题术语及其使用方法:

  1. 历史背景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
  1. 历史原因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必要性因素,侧重于“为什么”这个问题。例如,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主要是其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1. 历史条件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侧重于“有什么”这个问题。例如,新航路的开辟条件包括地理大发现、航海技术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等。
  1. 历史目的
  • 指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预期目标或意图。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1. 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的关系
  • 背景通常包括原因和条件,原因侧重于必要性,条件侧重于可能性。在分析历史事件时,首先要明确其背景,然后分析其原因和条件,最后探讨其目的。
  1. 年代顺推法
  • 根据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顺序,逐步推算出其他事件的发生时间。这种方法适用于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历史事件。
  1. 事件关联法
  • 根据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联系,推断出其他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1. 人物串联法
  • 根据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活动轨迹,推断出其他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原因。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事件分析。
  1. 崛起
  • 常用于描述大国的发展和崛起过程,答案模板包括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学习外国长处等。
  1. 中日关系
  • 常用于描述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答案模板包括正视历史、加强交流、增进互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等。
  1. 中美关系
  • 常用于描述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答案模板包括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1. 三次科技革命
  • 常用于描述科技革命的影响,答案模板包括积极影响(如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极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
这些答题术语可以帮助考生更系统地分析历史事件,更准确地表达观点和解释历史,从而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多结合具体历史事件进行练习,掌握这些答题术语的使用方法。

本文《中考历史答题术语》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88049.html

相关推荐

九上历史试卷大题答题格式

九上历史试卷大题答题格式建议如下: 认真审题 :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句话。 弄清楚题目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地点、关键信息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细节和关键词,如“原因”、“影响”、“过程”等。 列出要点 : 在审题后,迅速列出题目中的要点,包括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 这些要点可以帮助你组织答案,使答案更加有条理。 组织答案 : 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答案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答题万能套话

中考历史答题的万能套话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评价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方面的价值。 原因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之所以……是因为……。 影响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对……产生了积极/消极的影响,促进了……。 过程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从……开始,经过……,最终……。 措施类句子 : 该事件/人物采取了……的措施,旨在……。 结果类句子 :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背景 : 公式 :历史背景 = (国内 + 国际)(经济 + 政治 + 文化 + ……) 具体分析 : 经济背景 :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 政治背景 :包括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 文化背景 :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教育等。 示例 :**战争背景 = (国内: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万唯中考历史基础题真的有用吗

万唯中考历史基础题对于中考复习是有帮助的: 内容总结和知识点梳理 :万唯中考历史资料不仅涵盖了中考所涉及的所有重要知识点,还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历届真题梳理 :资料中包含了历届中考真题的梳理,通过这些真题,学生可以了解中考的命题趋势和题型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针对性和定制化 :万唯中考资料在针对性和定制化方面做得较好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套路

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题 :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特别是注意题目要求,例如是“简述”、“解释”、“比较”、“分析”等,这有助于确定回答问题的方向和重点。 归纳提纲 : 在理解题目后,可以先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列出自己要回答的问题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整理答案的思路,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调整语言 :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很多概念、名词和术语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语文考点对照表

中考语文考点对照表如下: 词语辨析 同音字辨析 :注意掌握同音字的词义和用法区别,例如“了解”和“了结”。 近义词辨析 :学会分辨近义词,掌握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使用。 阅读理解 文学类、科普类、历史类、人文社科类文章的理解与判断 :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写作 作文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注意文章的结构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考点所占比例

中考历史考点所占比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可以总结如下: 山西中考 : 中国历史占60%,其中古代史占25%,近现代史占35%。 全国范围 : 历史试卷知识内容比例调整为中国历史(含地方课程)约占70%,世界历史约占30%。 历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比例分别为35%、35%和30%。 湖北武汉市 : 2013年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文言文必背考点

中考文言文必背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假字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对镜帖花黄 (通“贴”,粘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省”,自我检查、反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勿”,不要) 成语和典故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25-01-25 教育动态

2024年中考必背考点

2024年中考必背考点包括 道德与法治 和 历史 两个科目。 道德与法治 常识知识类 : 宪法、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 法治、德治、行政治理、社会调节 平等原则、合理预测原则 基本权利与义务 : 平等就业机会、劳动条件 义务教育、教育平等机会、特殊教育、素质教育 居住条件、住房保障 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利 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必考的50个考点

中考必考的50个考点可能涉及多个学科,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重点考点: 语文 : 词汇和语法 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作文写作 诗词鉴赏 古汉语基本用法和修辞手法 数学 : 代数:代数式的化简和因式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几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性质和计算,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应用题: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小学应用题、商业数学、图表分析等 函数和方程 三角函数 立体几何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历史难吗

相对较易中考历史的难度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 相对较易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考历史难度的观点: 知识点广度和深度加大 :中考历史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考查难度也逐年攀升。 题型多样性增加 :中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等,这些都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考核复杂思维能力的提高 :历史考试不仅仅考查记忆,还考查学生的理解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招考试历史开卷吗

中招考试历史是否开卷, 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政策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具体信息: 开卷考试 : 普遍情况 :历史科目在多数地区是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相关资料进入考场。 考试形式 :历史与道德与法治科目实行合场(不合卷)考试,考试总时长为130分钟,两科各60分钟,中场换卷10分钟,历史分值为50分。 闭卷考试 : 个别情况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历史是开卷考试

2025-01-25 教育动态

初三历史开卷还是闭卷

关于初三历史考试是开卷还是闭卷,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开卷考试 : 历史开卷 :历史科实行开卷考试,命题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 可带资料 :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进入考场。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制度不一样,有些地区如广西、南京市和郑州市等都是开卷考试。 闭卷考试 : 历史不开卷 :有观点认为历史通常是不开卷的,因为历史需要在大量的年份

2025-01-25 教育动态

河北中考历史是开卷吗

是河北省中考历史 是开卷考试 。 建议考生在准备中考历史时,重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并熟悉考试形式和规则,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中考只考初三的知识点吗

中考 不是只考初三的知识点 ,而是涵盖了初中三年的全部知识。具体来说,中考主要考查的是初中三年的基础知识,其中初一和初二的内容占比较大,约为60%的基础知识,而初三的内容虽然也占有一定比重,但相对较少,约为40%左右。此外,中考还会涉及到一些重难度知识,但这些知识通常不会超过总知识量的40%。 中考的目的是选拔适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因此考试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知识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上海中考历史是初二还是初三考

初三上海中考历史从 2026年开始将调整到初三进行 。因此,对于目前在读初二的学生来说,历史考试仍然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但从2026年开始,历史考试将改为在九年级进行。 建议家长和学生提前了解这一变化,并针对性地调整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

2025-01-25 教育动态

为什么中考不考历史

中考不考历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减轻学生负担 :教育部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中考的考试科目。 教育评价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逐渐走向瓶颈,考试制度的本质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测试,但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 历史科目的实用性 :尽管历史科目可以带给人们一定的知识和文化和价值观,但从职业发展和生存需要的角度看,历史科目并不具备实用性。 师资力量的要求

2025-01-25 教育动态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