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诈骗案例揭示了农村消费者常遭遇的三大骗局:假冒惠民补贴销售劣质产品、非法套取国家补贴资金、利用农户身份信息虚假申报。
-
假冒惠民补贴销售劣质产品
不法分子以“家电下乡”“公益补贴”为幌子,走村串巷向农村老人推销假冒伪劣电器,如山寨品牌净水器、电饭煲等,承诺“购机款返还”后失联。产品多无合格证或无法使用,受害者**困难。 -
非法套取国家补贴资金
部分企业或个人通过回收废旧家电、伪造“以旧换新”凭证,联合经销商虚假申报补贴。例如,以每份50-80元倒卖凭证,套取10%的新机补贴,两年非法获利超500万元。 -
利用农户身份信息虚假申报
诈骗者勾结基层工作人员,冒用农户身份证、户口本等资料,伪造家电下乡标识卡和销售记录,骗取财政补贴。曾有案例通过虚开18个账户,冒领补贴款68万余元。
农村消费者需警惕“高额补贴”诱惑,核实产品资质与商家信用;政府部门应加强补贴审核与市场监管,堵住政策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