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录是经国家卫健委认定的医疗机构名单,承担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任务,2025年全国共有1200余家基地覆盖三甲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 这些基地按专业分类管理,提供36个月的标准化培训,重点培养临床思维和实操能力。
-
基地分级管理
国家级基地以三甲医院为主,侧重疑难病例教学;省级基地承担区域培训任务,部分综合实力强的二级医院经审批可成为补充。麻醉、全科等紧缺专业基地享有专项扶持政策。 -
动态调整机制
每3年开展基地复评,对师资配备率<1:8或考核通过率连续2年低于85%的单位实行退出机制。2024年新增儿科、精神科等基层基地67家,优化专业布局。 -
培训内容标准化
所有基地执行统一的轮转计划,内科需完成200例病例管理,外科要求主刀50台一级手术。使用电子轮转系统实时监控培训进度,智能匹配疑难病例资源。 -
待遇保障体系
中央财政按3万元/人/年拨付经费,基地须提供不低于本地住院医师平均工资的补贴。上海、广东等地试点"同工同酬",规培生可参与科室绩效分配。
选择规培基地时应重点核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达标情况,优先选择具备模拟教学中心和专科联盟资源的单位。建议通过"中国医师协会"官网查询最新认证名录,警惕未列入官方名单的机构违规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