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高考政策以"3+1+2"模式为核心,全国多省推进改革,具体变化如下:
一、新高考模式全面实施
-
模式构成
-
"3"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采用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
"1" :物理或历史二选一,由各省自主命题,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
"2"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两门,通过等级赋分计入总成绩。
-
-
地区覆盖
- 2024年新增广西、贵州、江西、安徽、甘肃、吉林、黑龙江7个省实施新高考,全国共有8个省份推行该模式。
二、选科政策调整
-
物理与化学绑定
-
考生必须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才能报考传统理工科专业,否则无法报考物生地等组合;
-
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也强制要求物化绑定。
-
-
历史学科地位提升
- 物理、历史均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
三、录取机制优化
-
等级赋分制
- 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方式,将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后计入总成绩,缓解"唯分数论"。
-
专业录取调整
- 部分专业(如医学、工程类)对选科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医学类需选择生物学。
四、其他重要变化
-
一本二本合并
- 多省推进本科批次合并,所有本科生在同一批次录取,减少学历歧视。
-
高校扩招
- 全国新增约2万个本科招生名额,重点向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倾斜。
-
英语保送生改革
- 仅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可招收英语专业保送生,其他高校需将推荐名额分配给非英语专业。
五、政策意义
-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专业级差录取、专项计划等措施,缩小区域、校际教育差距;
-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自主选择科目组合,提升学习动力。
以上政策自2025年全面实施,对考生备考策略、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等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