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新政策带来了诸多变化,包括选科模式、防作弊措施、录取趋势等方面的调整。
- 选科模式变化
- 2024年高考采用“3 + 1 + 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是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首选科目,“2”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再选科目。
- 自2024届高考起,物理与化学实行强制性绑定,考生必须同时选择这两门科目,方可报考传统理工科专业,否则专业覆盖率将大幅降低,热门专业也要求物化绑定。
- 防作弊措施升级
- 2024年各地采取了更严格的防作弊措施,启用人工智能技术设备进行考场巡航、巡查,配备高考“智能安检门”等,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 录取趋势变化
- 高考录取呈现“就业为王”趋势,“师范院校遇冷”“公费生再创新高”“警察类狂飙”“土木类继续走低”等现象频现,考生填报志愿更强调就业导向,对专业在意程度提高。
- 部分高校招生方式多元化,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浙江2024年通过本科批次录取人数较少,而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强基计划等多元化方式录取的学生数量较多。
- 部分高校不再招收复读生,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等。
- 部分高校不再招收文科生,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招生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在非改革省份只录取理工类考生。
- 艺术生政策变化
- 自2024届高考起,高水平艺术团的成员选拔与培养工作由相关高校负责,在现有在校生中进行,预计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面覆盖,校考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艺术类部分专业将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自主招生。
- 英语保送生政策变化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将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保送生,其他高校外国语学校推荐的保送生仅限于选择非英语专业的小语种相关专业深造。
2024年高考新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