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GDP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结构问题
-
煤炭价格下跌冲击工业领域
山西经济高度依赖煤炭产业,2024年煤炭价格下跌13.8%,导致煤炭工业增加值下降1.2%,非煤工业也受挤压。传统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3.7%,是工业增速放缓的核心因素。
-
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
房地产投资占太原固定资产投资的38.7%,2024年上半年再降2.9%,导致相关产业链发展受阻,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速。
二、工业转型与新兴产业不足
-
新兴产业支撑薄弱
新能源汽车、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仅32.3%,远低于吕梁、晋中等通过资源产业升级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城市。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滞后
山西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业,工业品价格下跌与国家政策导向双重影响下,工业领域整体缺乏增长动力。
三、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因素
-
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传导
2024年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难以独善其身。出口波动(2023年下降14.6%)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
政策与产业调整的短期阵痛
山西经济转型期面临资源枯竭、环境约束等客观限制,传统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产能过剩、企业倒闭等副产品。
四、其他地区对比与未来展望
-
省内城市差异显著 :吕梁、晋中等地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增长,而太原、长治等城市受限于资源禀赋和转型成效,成为负增长重灾区。
-
万亿俱乐部目标遥不可及 :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太原省会城市经济总量仍与万亿俱乐部无缘,需通过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突破瓶颈。
山西GDP负增长是传统产业衰落与转型滞后的必然结果,需通过深化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环境等多措并举实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