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3.2℃,较常年同期偏低1.5℃,呈现“南北差异大、寒潮频繁”的特点。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中东部地区遭遇多轮低温雨雪天气,而华南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
空间分布特征
- 北方严寒:东北、华北、西北东部普遍低于-10℃,黑龙江漠河极端最低气温达-42℃。
- 南方湿冷:长江流域日均温2~5℃,但体感温度因持续阴雨更低;云贵高原出现阶段性冻雨。
- 局部偏暖:海南、广东南部平均气温15~18℃,较常年偏高0.5~1℃。
-
主要气候影响因素
- 强冷空气主导:西伯利亚高压异常活跃,导致6次全国性寒潮过程,其中1月中旬寒潮影响超20省份。
- 厄尔尼诺衰减期: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化减弱了暖湿气流输送,加剧了干冷空气南下强度。
- 城市热岛效应: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夜间低温较郊区高2~3℃,但白天气温降幅仍显著。
-
典型气象事件
- 1月12-16日“超级寒潮”使黄河以南出现大范围雪灾,湖南郴州积雪深度破历史纪录(38厘米)。
-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较往年减少40%,与降雪增多有关。
- 渤海海冰范围达近10年最大,影响航运15天。
提示:1月低温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需关注老人及户外工作者防寒;南方居民应注意防潮除湿,北方需防范水管冻裂风险。预计2月气温将逐步回升,但春运期间仍需警惕阶段性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