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科目重点知识框架相关要点
- 从考试大纲出发构建框架
- 首先要了解本课程的考试知识点、自学要求、重点难点、大体的知识结构以及每节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像“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标记可以在章节中标出,这有助于明确重点知识的分布和要求层次。例如在自考教育学(一)(2019年版)中,不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的考核要求,识记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该知识点的含义;理解是在识记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找出异同联系;应用要求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不同考核要求对应的题型也有区别,识记常对应选择题,领会更多考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应用通常是案例题、论述题等。
- 以教材为基础挖掘重点
- 钻研课本是关键,要将课本读厚,学会举一反三,又要读薄,懂得总结归纳。虽然自考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和大纲就是根本。统编教材列出了考试要求,是通过考试的有力武器,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光靠模拟试题碰运气很难通过考试。
- 参考课后练习和思考题
- 可以将课后练习题的答案列出框架,写明要点,条理分明地整理出来。每自学完专业课的某一章节,要通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并写出答案、概括性地进行知识小结、利用历年有关本章的考题进行自我测试等方式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就要重读相关段落,仔细推敲课本内容,这有助于查漏补缺。
本文《自考科目重点知识框架》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4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