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报名人数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关于2024年河北专升本报名人数的详细数据和分析。
2024年河北专升本报名人数
总体报名人数
2024年河北专升本普通考生总报考人数为80876人,较2023年的88029人有所下降。
各专业报名人数变化
2024年报考人数减少的专业有46个,增加的专业有30个,人数不变的专业有1个。例如,会计学联考报名人数减少了3725人,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增长了1798人。
热门专业
护理学联考、学前教育、计算机联考是2024年的热门报考专业,分别有9427人、9213人和7797人报考。
报名人数下降的原因
招生计划减少
2024年河北专升本总招生计划减少了702人,公办院校计划减少了2141人。许多专科同学发现,即使考了专升本,最终也只能读一个民办本科,失去了专升本的动力。
专科生总人数减少
2020年河北高考专科生人数为31.5万人,而2021年为30万人,专科在读人数减少导致专升本报考人数下降。
政策变化
未来专升本招生的主力院校将变为民办院校和新成立的职业技术大学,很多专科同学对民办本科的吸引力不足。
对录取率的影响
录取率变化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整体录取率为41%,较往年有所下降。尽管报考人数减少,但整体录取率仍然较高,说明竞争依然激烈。
热门专业录取率
2024年护理学联考的录取率为23%,学前教育为23%,计算机联考为41%。热门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高,但也面临激烈的竞争。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报名人数为80876人,较2023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招生计划减少、专科生总人数减少以及政策变化。尽管报考人数减少,但整体录取率仍然较高,热门专业的录取率也相对较高。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专业,认真备考,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招生对象是哪些学生?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招生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学生:
-
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河北省内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入学的普通高校2024年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含2024年春季毕业的高职(专科)扩招生)。
-
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河北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3年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以按照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待遇报考且只能报考一次。
-
退役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地为河北省,满足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 入伍时为普通高职(专科)院校新生或在校生,退役后复学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2024年普通应届毕业生;
- 退役前已取得国家承认的普通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的2023年度退役大学生士兵(已报考过2023年普通专升本考试的大学生士兵除外)及2024年春季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其中,符合条件的2024年春季退役大学生士兵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2024年或2025年普通专升本,且仅可参加一次。
-
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河北省内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入学的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校2024年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
-
技能拔尖人才:对于教育部主办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高职组)金奖和银奖获得者(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和银奖获得者,实行计划单列,单独录取。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通常包括政治、英语、数学等,而专业课则根据你报考的专业有所不同。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录取规则是什么?
2024年河北专升本的录取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首先按照总成绩进行排序,分数高的考生优先获得投档机会,依次检索其填报的院校志愿,直到找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及其专业为止。一旦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志愿,即进行投档,之后的志愿将不再检索。
-
调剂制度:对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将按考生总成绩排序依次录取服从调剂的考生。调剂时,只调剂学校而非专业。
-
退役士兵录取原则:退役大学生士兵依据专业综合(职业适应性)考查结果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招生学校结合考生志愿、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分数线划定原则:每个专业的分数线由教育厅结合考生情况、招生计划综合划定。普通专升本考试最低控制分数线是结合考生情况及招生计划人数来划定的。
-
志愿填报方式:成绩公布后,考生按“专业院校”模式填报该专业所包含的院校志愿。上线考生及参加专业综合(职业适应性)考查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填报10个院校平行志愿。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填报1个院校志愿。
-
录取流程:省教育考试院按照上线考生的总成绩实行平行志愿投档。退役大学生士兵依据专业综合(职业适应性)考查结果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招生学校结合考生志愿、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