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是由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2014年1月13日的全区农牧区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旨在通过三年集中攻坚全面提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覆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等十大民生领域,成为内蒙古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惠民工程。
-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该工程聚焦农牧区发展短板,明确十大任务: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电力改造、广播电视通讯覆盖、校舍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养老医疗低保保障。通过财政投入与资源整合,三年内完成573.3亿元投资,惠及39万户农牧民住房改造、220万人饮水安全等,显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
实施成效与挑战
工程迅速改变农村牧区面貌,如实现98%行政村通硬化路、85%区域电网升级,同时拉动地方经济(如通辽市建材消费增长7%)。但部分项目因工期紧出现质量争议,需后续完善。 -
战略意义与延伸影响
作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其“城乡统筹”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并强化党群关系。农牧民自发悬挂领袖画像等细节,印证了民生工程对边疆稳定的深远作用。
提示:当前政策已进入深化阶段,建议关注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及数字化升级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