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社养老认证人脸识别的操作步骤和相关信息如下:
认证人员范围
认证对象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按月领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需要进行认证。
-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按月领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需要进行认证。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需要进行认证。
- 工伤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1-4级工伤职工:按月领取工伤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1-4级工伤职工需要进行认证。
-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需要进行认证。
认证时间和周期
认证周期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工伤保险1-4级伤残人员:每年认证一次,认证周期为每年1-12月份,且两次认证时间不超过12个月。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供养亲属待遇领取人员:每半年认证一次,分别为1-6月份认证一次,7-12月份认证一次。
认证时间
退休人员从首次领取待遇的下个认证周期开始纳入认证服务范围,退休月所在的认证期内不需要认证。
认证方式
手机APP认证
- 河北人社APP:用户可以扫描官方二维码下载“河北人社”APP,注册或登录账号后,选择“待遇资格认证”,录入身份证号并进行人脸识别认证。认证成功后,可以在APP中查看已认证记录。
- 易人社APP:用户可以扫描官方二维码下载“易人社”APP,首次使用需要注册账号,登录后选择“待遇资格认证”,录入身份证号并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用户可以为本人或亲友进行认证。
社会化服务认证
- 上门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申请上门认证服务,社保经办机构会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协助认证。
- 基层服务点认证:用户可以自愿到社保经办服务大厅以及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居委会等基层服务点进行认证。
数据比对
社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公安、民政、卫健委、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待遇领取资格情况,不需要本人操作,就能完成认证。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 网络问题:确保网络连接稳定,避免因网络问题导致认证失败或认证过程中断。
- 光线条件:在光线充足且均匀的环境中进行人脸识别,避免强光直射或背光导致识别不准确。
- 设备兼容性:部分平台会自动判断设备是否支持实时检测功能,若设备不支持可能会降级为录制视频模式进行认证。
- 隐私保护:在进行刷脸认证时,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在公共或不安全的设备上操作以防止信息泄露。
解决方案
- 重新认证:如果忘记自己是否已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过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可通过APP认证记录进行查询。如果未查询到在规定时间内认证记录,请按操作指南完成资格认证。
- 联系社保经办机构:如果在认证期间没有进行认证,社保经办机构通过数据比对也没有获取到相关信息,社保待遇可能会被暂停。发现社保待遇被暂停后,请及时联系社保经办机构按要求完成认证。
河北人社养老认证人脸识别的操作步骤包括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手机APP,注册或登录账号,选择“待遇资格认证”,录入身份证号并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社会化服务认证和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进行认证。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包括确保网络连接稳定、光线充足、设备兼容性和隐私保护,以及在忘记认证或认证失败时及时联系社保经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