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五大灾害及“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核心概念,具体内容如下:
一、煤矿五大灾害
-
瓦斯灾害
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是煤矿常见的伴生气体,具有易燃易爆性。当瓦斯浓度达到5%-16%时,遇火源易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
-
煤尘灾害
煤尘(粒径小于1mm)在井下采掘过程中产生,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煤尘爆炸温度高达1600-1900℃,且伴随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危害极大。
-
水灾(透水)
地下水或地表水通过裂隙、断层等涌入矿井,超过排水能力时会导致淹没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
火灾
井下巷道、采空区等地点可能因电气故障、煤自燃等原因引发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CO₂、CO),导致中毒窒息。
-
顶板灾害
工作面顶板岩层因失去支撑可能发生断裂、冒落,是煤矿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伤亡最严重的一种灾害。
二、“一通三防”措施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保障体系:
-
一通:通风
保证井下空气流通,稀释和排出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维持氧气含量在安全范围(不低于20%)。
-
三防:
-
防瓦斯 :通过通风稀释、瓦斯监测(如传感器实时监控)及瓦斯抽采技术,防止瓦斯积聚。
-
防煤尘 :控制煤尘产生量,采用湿式作业、通风除尘等措施,避免煤尘爆炸。
-
防火 :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扑灭初期火灾。
-
三、补充说明
-
防治措施 :
-
通风系统需定期维护,确保风量满足要求;
-
瓦斯传感器需定期校准,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
-
支护结构需强化,防止顶板垮落。
-
-
管理要求 :
-
严格规范采掘操作,避免违章行为引发事故;
-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应急处理能力。
-
通过“一通三防”系统的有效实施,可显著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与生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