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排查隐蔽致灾因素,建立动态更新的台账,为精准治理重大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其核心亮点在于:通过普查明确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掌握风险变化,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而有效防范矿山安全事故。
1.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的核心内容
普查台账涵盖了矿山隐蔽致灾因素的全面排查,包括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地质构造、采动岩层破坏、地表水体、瓦斯富集区、火区/高温异常区和边坡等关键领域。通过钻探、物探、化探等工程技术,精准识别并记录这些因素的具体位置、规模及危害程度。
2. 建立动态更新的台账
普查台账强调动态管理,要求定期更新致灾因素信息,确保数据实时、准确。通过台账的动态调整,矿山企业能够快速掌握风险变化,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将灾害消除在萌芽阶段。
3. 实际应用案例
江苏省在推进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中,已对4处煤矿和10处非煤地下矿山进行深入排查,建立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这些实践表明,普查台账在防范化解矿山安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方面成效显著。
4. 总结与提示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其意义在于通过系统排查和动态管理,为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矿山企业应严格落实台账制度,定期更新数据,并结合工程技术措施,全面提升灾害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