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地质构造与岩性分析

    • 研究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皱等,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
    • 分析矿区岩性特征,了解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评估隐蔽致灾因素提供依据。
  2. 水文地质调查

    • 调查矿区及周边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水位、水量、水质等。
    • 分析地下水与矿井水的相互关系,评估地下水对矿井安全的影响。
  3. 瓦斯赋存与运移规律研究

    • 研究矿区瓦斯的赋存状态、含量、压力等参数,了解瓦斯的分布规律。
    • 分析瓦斯的运移路径和影响因素,评估瓦斯突出、爆炸等灾害的风险。
  4. 煤层自燃倾向性评估

    • 评估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包括煤的变质程度、含硫量、含磷量等指标。
    • 分析煤层自燃的触发条件和传播机制,评估煤层自燃灾害的风险。
  5. 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 评估矿区冲击地压的危险性,包括煤层厚度、硬度、弹性模量等指标。
    • 分析冲击地压的成因机制和预测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6. 顶板管理与支护设计

    • 研究矿区顶板的类型、厚度、强度等参数,了解顶板的稳定性。
    • 分析顶板事故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顶板管理与支护设计。
  7. 其他隐蔽致灾因素调查

    • 调查矿区是否存在其他隐蔽致灾因素,如火区、老空区、采空区等。
    • 分析这些因素对矿井安全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全面、系统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矿井中存在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150214.html

相关推荐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132号文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132号文是矿山安全生产的核心规范,通过​ ​强制普查、技术验证、动态管理​​三大机制,系统性解决隐蔽灾害隐患,从源头遏制重特大事故。​ ​该文件明确要求矿山企业采用物探、钻探等多手段交叉验证,确保隐蔽致灾因素“查得清、管得住”,并建立每3年一次的常态化普查机制,实现风险全周期管控。 ​​强制普查与责任落实​ ​ 132号文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列为矿山企业的法定义务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要备案吗

需要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要备案。根据相关规范和搜索结果,备案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备案主体与对象 全国范围内所有正常生产建设和已启动隐患整改的煤矿需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并将普查结果报送给属地监管部门备案。地方监管部门需建立“一矿一档”监管台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动态管理。 备案内容与流程 煤矿需提交《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信息档案》和《治理方案工作台账》;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有哪些

采空区、断层、水体、应力异常区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中,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主要致灾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采空区相关因素 老窑采空区 已经采出的煤层区域可能残留瓦斯、水害隐患,且顶板易失稳引发冒顶事故。 封闭不良钻孔与废弃井筒 长期未使用的钻孔或废弃井筒可能成为地下水流通道或瓦斯泄漏通道。 二、地质构造因素 断层与褶皱

2025-04-29 会计考试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预防矿山灾害的核心手段,通过系统性排查水文地质、采空区、深井应力等潜在风险,实现源头治理。​ ​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识别隐患、精准制定防治措施、降低事故概率​ ​,需结合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并建立常态化普查机制。 ​​水文地质致灾因素​ ​:重点查明含(隔)水层、构造破碎带、地表水系渗漏等条件,分析钻孔封孔质量及防治水工程效果,预测涌水量并划分水文地质复杂等级。

2025-04-29 会计考试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是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全面普查和评估,明确矿山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安全治理措施提供依据。这项工作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主导,旨在推动矿山安全治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从而有效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 一、普查报告的核心内容 普查范围与目标 普查报告涵盖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等矿山类型,针对不同矿山明确7至8大类隐蔽致灾因素,如瓦斯、水害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九大类45种

​​隐蔽致灾因素九大类45种是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中潜藏的安全隐患,涵盖地质构造、水害、采空区等关键领域,需系统性识别与防控。​ ​ 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分类(如地质异常、设备老化等)和精准排查(如物探技术、数据建模),从源头降低事故风险。 ​​地质构造类​ ​:断层、褶曲等地质异常易引发岩体失稳,需结合地质测绘与实时监测预警。 ​​水害类​ ​:地下水位异常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几年编制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需​​每3年全面编制一次​ ​,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数据时效性。​​关键亮点​ ​包括:周期性普查是法定要求、高风险区域需重点核查、技术手段需物探与钻探结合、成果需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 ​​法定周期与实施原则​ ​ 根据国家最新规范,矿山企业必须每3年开展一次系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覆盖生产区、规划区及关联地带。普查需遵循“全周期、分区化、常态化”原则,对采空区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多久一次

3年一次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频率要求根据地区和行业规范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煤矿行业 国家矿山安监局规定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明确要求煤矿每 3年 开展一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具体执行原则包括: 全面普查 :覆盖矿山范围内所有隐蔽致灾因素 周期实施 :每3年固定周期执行 分区施策 :根据生产区、规划区等不同区域条件差异化实施 常态补充 :结合采掘工程进展和区域变化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主要包括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隐伏在矿体及其围岩内、在矿山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可能诱发重大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地质构造类 断层与褶皱 断层活动会破坏岩体完整性,引发巷道坍塌、顶板冒落;褶皱构造导致煤层产状变化,增加冲击地压风险。 陷落柱与孤岛煤柱 由岩溶塌陷形成的柱状岩体,内部破碎且充填物复杂,易引发突水、溃砂事故;孤岛煤柱因支撑力不足易失稳。 封闭不良钻孔与废弃井筒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要资质吗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要具备相应资质。 在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时,专业资质是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以下几点阐述了为何资质对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至关重要: 技术能力验证 : 具备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通常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各类隐蔽致灾因素。 设备与技术支持 : 资质要求通常包括对所需设备和检测技术的明确规定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法有哪些

资料分析、物探、钻探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结合不同场景和隐患类型进行综合应用: 一、资料收集与分析 文档审查 收集地质勘探报告、生产地质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等,分析煤与瓦斯突出、水害、地质构造等隐患的评估与预测情况。 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如降水量、水位变化)和实时监测数据(如瓦斯浓度、温度)进行挖掘,识别异常趋势和潜在风险。 二、地面物探探测 电磁法

2025-04-29 会计考试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每几年

每3-5年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频率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通过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具体如下: 普查周期 根据《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KA/T 22—2024),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应每 3-5年 开展一次。这一周期既能保证对潜在隐患的及时发现,又兼顾了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和监管的有效性。 特殊要求 对于存在未查清、未探明或未治理到位的隐患区域,需在3-5年内完成治理后方可恢复采掘作业;

2025-04-29 会计考试

露天矿山隐蔽致灾的文件

露天矿山隐蔽致灾文件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全面识别、评估和治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保障矿山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这类文件通常包括隐蔽致灾因素的种类、普查治理流程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是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依据。 一、隐蔽致灾因素的种类 隐蔽致灾因素主要指那些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不易被直接发现,但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因素,如采空区、瓦斯富集区、断层褶曲等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预防重大事故的核心手段,需系统性查明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地质构造等关键隐患,并通过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实现动态治理。​ ​ ​​采空区与废弃老窑​ ​:重点普查分布范围、积水积气状况及自然发火风险,采用物探与钻探结合的方式建立台账,并标注于工程平面图。 ​​地质构造(断层、陷落柱等)​ ​:查明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性质、富水性,以及直径超30米的陷落柱导水性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案

全面排查,规范管理 以下是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案的综合框架,结合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一、普查目的 通过系统排查,全面掌握煤矿井田范围内可能诱发水害的地质构造、含水层、采空区等隐蔽致灾因素,评估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降低水害事故风险。 二、普查范围与对象 范围 :覆盖全县所有煤矿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200米区域,优先从水害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始。 对象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每几年一次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每3年全面开展一次​ ​,这是国家强制规定的安全“体检”周期,旨在动态排查采空区、瓦斯富集区、水文异常等潜在风险。​​核心亮点​ ​:普查需覆盖生产区、规划区所有隐患,采用物探+钻探等技术组合,且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周期与实施要点如下: ​​3年全面普查​ ​:依据《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KA/T 22—2024)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总则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系统识别矿井潜在灾害源的核心工作,其总则强调“全面性、科学性、预防性”三大原则,需综合地质、水文、工程等多维度数据,结合先进探测技术(如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与风险评估模型,为安全生产提供精准决策依据。​ ​ ​​全面覆盖与精准识别​ ​ 普查范围需涵盖井下作业区、历史采空区、相邻矿井影响带等关键区域,重点排查瓦斯积聚、老空水、地质构造异常等隐蔽风险。采用高密度电法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排查隐蔽致灾因素,建立动态更新的台账,为精准治理重大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其核心亮点在于:通过普查明确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掌握风险变化,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而有效防范矿山安全事故。 1.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的核心内容 普查台账涵盖了矿山隐蔽致灾因素的全面排查,包括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地质构造、采动岩层破坏、地表水体、瓦斯富集区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五大灾害的危害是什么

煤矿五大灾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瓦斯爆炸 直接危害 瓦斯爆炸产生高温(1600-1900℃,爆炸瞬间温度可达2000℃以上)和高压冲击波,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及巷道堵塞。 爆炸后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会引发中毒窒息。 次生灾害 可能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瓦斯与煤突然喷出),进一步摧毁巷道和引发二次爆炸。 二、水淹(水灾) 淹井风险 地下水或地表水涌入矿井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五大灾害的预兆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预兆可分为以下几类,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瓦斯爆炸预兆 瓦斯浓度异常 :瓦斯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如0.8%),伴随刺鼻气味; 人体反应 :矿工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可能因缺氧导致; 设备异常 :通风设备故障或传感器报警,矿灯闪烁等。 二、煤尘爆炸预兆 煤尘浓度升高 :矿井内煤尘显著增加,尤其在封闭空间; 呼吸不适 :矿工频繁咳嗽、胸闷,呼吸声粗重;

2025-04-29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