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物探、钻探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结合不同场景和隐患类型进行综合应用:
一、资料收集与分析
-
文档审查
收集地质勘探报告、生产地质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等,分析煤与瓦斯突出、水害、地质构造等隐患的评估与预测情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如降水量、水位变化)和实时监测数据(如瓦斯浓度、温度)进行挖掘,识别异常趋势和潜在风险。
二、地面物探探测
-
电磁法、电阻率法
用于探测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通过电场或磁场变化识别地下异常。
-
地震勘探(槽波地震)
在生产区或规划区未查明的区域,通过人工激振产生地震波,分析反射波特征识别煤层厚度异常或含水层。
-
高密度电阻率法
用于探测含水层或富水构造,通过电阻率差异判断含水性与导水性。
三、矿井物探与钻探
-
矿井物探
包括地震勘探、无线电波透视法、直流电法等,针对生产区未查明的地质构造进行精准探测。
-
钻孔探查
当物探数据不足时,通过钻孔采集煤样测试瓦斯参数(如甲烷浓度、H₂S含量),或直接观察地质构造(如断层带、褶曲形态)。
四、现场调查与监测
-
地形地貌与工程设施检查
核对地表建筑物、废弃井筒位置,检查防排水设施、堤坝完整性,评估洪水风险。
-
井下探查
通过钻探或物探结果,实地核查钻孔位置、深度,分析采空区密闭性、探放水孔参数等。
-
气体与水文监测
使用气体检测仪监测瓦斯、H₂S浓度,结合水位监测设备评估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连通性。
五、综合评估与预警
-
专家评估
邀请地质、安全领域专家,对复杂隐患(如化学品泄露、疫情)进行专业分析。
-
风险分类与统计
将钻孔分为封闭良好和封闭不良两类,建立风险汇总表,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六、特殊场景补充方法
-
封闭不良钻孔专项排查 :核对资料完整性,分析漏气、透水风险,制定修复方案。
-
采空区监测 :通过地面物探和钻探结合,掌握塌陷裂缝分布,辅助判断自燃风险。
注意事项 :不同方法需根据地质条件、隐患类型灵活选择,通常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交叉验证,以提高排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