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务员需要提交和审查的档案类型及内容如下:
一、主要审查档案类型
-
人事档案
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年龄、党龄、工龄)、学习经历(学籍、学历)、工作经历、奖惩记录、政治历史、道德品质、无犯罪记录等,是政审的核心材料。
-
学籍档案
应届毕业生需提供高中阶段学籍档案,用于核实教育背景。
-
其他辅助材料
可能包括户籍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征信报告等,具体根据岗位要求补充。
二、档案审查重点内容
-
个人信息
核对年龄、党龄、工龄等是否与档案材料一致,注意“三龄”(年龄、党龄、工龄)的逻辑性。
-
学习经历
审查学历层次、毕业院校、成绩单等,核实是否为正规教育经历,防止冒名顶替。
-
工作经历与奖惩记录
核实工作履历的真实性,重点关注是否有违规处分记录(如开除党籍、严重违纪等)。
-
政治历史与道德品质
通过档案中的自传、奖惩记录等评估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情况。
-
法律与信用记录
通过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及征信报告,确认无犯罪记录及信用状况。
三、注意事项
-
档案完整性 :确保档案材料齐全,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政审结果。
-
户籍与年龄核实 :部分岗位对户籍有要求,且年龄计算以档案材料为准。
-
特殊职位附加审查 :如警校职位需提供三代以内近亲无犯罪记录证明。
建议考生在备考期间提前联系档案存放单位确认所需材料,并确保所有信息与档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