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15年渐进式调整,最终将男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至63岁,女职工从50/55岁分别延至55/58岁,并允许弹性退休选择。
-
实施时间与阶段
改革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分15年逐步推进。男性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女性根据原退休年龄(50岁或55岁)分别每2个月或4个月延迟1个月。例如,1965年出生的男性首年仅延迟1个月退休,而1976年后出生的男性将统一63岁退休。 -
弹性退休机制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可自愿选择提前或延后退休,弹性区间为3年。例如,女职工最早可在原退休年龄(50岁或55岁)提前退休,或经协商延迟至新退休年龄后3年。 -
配套政策调整
从2030年起,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国家明确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并为大龄失业人员提供养老保险缴费支持。 -
改革背景与目标
政策基于人均寿命延长、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设计,旨在平衡养老金可持续性与劳动者权益,并通过弹性选择减少社会冲击。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建议公众提前规划职业与养老安排,关注个人缴费年限及弹性退休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