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计划”是教育部为提升基础学科本科教育质量推出的教学改革工程,以“0”和“1”二进制代码象征基础科学,“101”在数学和英语中代表基础概念,并借计算机学科切入,聚焦课程、教材、教师、实践项目四大“核心要素”,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起源与命名:2021年底,教育部在计算机领域率先试点,结合计算机语言的“01”基础逻辑和数学/英语中“101”作为学科起点的隐喻,命名为“101计划”,核心是夯实本科教育根基,后续拓展至数学、物理、化学等8个基础学科及医科、农科、新工科等领域。
- 目标与任务:以“小切口带动大改革”,建设“四个一流”——核心课程(如计算机12门核心课覆盖650+知识点)、核心教材(联合权威专家编写)、核心教师团队(院士/领军学者领衔)、核心实践项目(科教产融合),培养“能力为先、创新导向”的人才。
- 实施阶段与推广:首阶段以33所计算机“拔尖基地”高校试点,第二阶段分步推广至全国高校,形成标杆效应。例如计算机领域已建立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结合AI技术赋能课程与教材开发。
- 关键成果:计划汇聚80余位顶尖专家与50余位院士,如计算机领域北大、清华等牵头课程建设,数学学科由田刚、张伟等主导。目前课程体系与教材编写已进入迭代完善阶段,未来将辐射更多学科。
- 与“985/211”区别:非高校身份标签,而是聚焦教学底层逻辑,强调通过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实践四要素的系统革新,实现全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当前覆盖九大领域,未来或扩展至更急需学科。
总结而言,“101计划”是重塑高等教育“地基”的战略工程,以基础学科为起点,通过教学要素重构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其样板经验将逐步拓展至更多领域,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质量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