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101计划”是教育部主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筑基工程,以计算机二进制基础“0”和“1”命名,旨在通过一流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和实践项目建设,系统性改革本科教育,首批覆盖计算机等9个基础学科领域,33所顶尖高校试点先行。
-
核心目标与命名由来
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教育“新基建”,从计算机领域拓展至数学、物理、经济学等9个学科,以“101”象征学科基础(如二进制代码、最小素数),强调从本科源头夯实创新人才根基。 -
四大重点任务
建设高阶性课程(如计算机领域12门核心课)、前沿教材(31本主教材)、顶尖师资团队(50余名院士参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400余个项目),通过“小切口”推动教学模式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 -
实施阶段与高校参与
分两阶段推进:首批33所计算机拔尖基地高校试点(如北大、清华),2023年推广至数学等学科;入选高校以学科实力为准(如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打破“985/211”标签限制。 -
创新性与社会影响
计划突破传统教学分散问题,整合全国顶尖资源打造标准化课程体系,惠及2万余名学生;通过集体备课、虚拟教研室等机制,辐射带动全国高校教学水平提升。
提示:该计划将持续扩容至更多学科,考生可关注目标高校的学科建设动态,其改革成果将深度影响未来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