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科目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门核心科目,部分岗位或地区会增设《公共基础知识》或专业科目(如教育类、医疗卫生类)。考试内容因岗位类别而异,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和医疗卫生类(E类)五大类,每类侧重不同能力测评。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考查基础职业潜能,题型均为客观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60-90分钟。内容涵盖言语理解与表达(字词运用、短文分析)、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数字推理)、判断推理(图形、逻辑、定义判断)、资料分析(统计资料处理)和常识判断(政治、法律、科技等)。 -
综合应用能力:
侧重主观能力测评,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题型包括案例分析、论述评价、材料作文等,重点考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例如,A类考题可能涉及公文写作,E类则侧重医学案例分析。 -
公共基础知识或专业科目:
部分省份(如河南)综合类岗位考《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包含政治、法律、经济等通用知识;教育类或卫生类岗位需加试《教育类专业知识》或《卫生类专业知识》,测试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
备考提示:不同地区考试科目和分值可能略有差异,建议考生以当地最新招考公告为准,并针对岗位类别强化薄弱模块。合理分配时间,结合真题训练提升答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