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员保密协议书是用人单位与档案管理员签订的合同,旨在规范档案管理中的保密义务,防止商业秘密泄露。以下是该协议的关键内容要点:
一、保密内容与范围
-
保密资料范围
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文件、目录、声像档案等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档案资料。
-
禁止行为
-
不得将保密资料带出工作场所或向第三方泄露;
-
不得向无关人员(包括内部员工)披露或允许其使用保密信息。
-
二、保密义务
-
禁止刺探与工作无关的秘密
仅能接触与本职工作直接相关的保密资料,不得主动探查其他无关信息。
-
限制信息传播
未经授权,不得向单位内部或外部人员传递保密信息,仅能在业务需要时向被授权人员披露。
-
离职后的保密责任
保密义务自协议生效之日起开始,直至保密信息公开或被公众知悉,且不因劳动合同解除而终止。
三、保密期限
-
固定期限 :通常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5年,但需注意此类约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
事件触发终止 :若保密信息因公公开或被合法获取,则自动终止。
四、其他条款
-
费用与补偿
用人单位可约定支付保密费用(如每月固定金额),费用支付方式及标准需明确;
-
违约责任
违反保密义务的,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
争议解决
一般约定通过协商、调解或仲裁解决纠纷,具体仲裁机构需在协议中明确。
注意事项
-
协议需遵循公平、平等原则,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
保密义务不因员工岗位变动而自动解除,离职后仍需履行。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法律文书范本,实际签订时应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调整条款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