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执业证与律师资格证是从事律师职业的必要证件,二者存在以下核心区别:
一、定义与性质
-
律师资格证
-
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司法考试)获得,是从事律师职业的基础资格证明,可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多种法律职业。
-
仅具备资格证者需通过实习、品行审查等程序后,方可获得律师执业证。
-
-
律师执业证
-
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是实际从事法律服务的法定凭证,未持证者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
-
需通过实习(通常1年)和品行审查,确保具备业务执行能力。
-
二、获取条件
-
律师资格证 :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律师执业证 :除资格证外,还需满足实习满1年、品行良好等条件。
三、功能与限制
-
律师资格证
-
仅作为职业准入门槛,持证者可暂时不执业,需获得执业证后方可开展业务。
-
可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多种法律职业。
-
-
律师执业证
-
允许独立执业或受雇于律师事务所,但需遵守执业范围限制(如公职律师仅限单位内部事务)。
-
不同类型律师证颜色不同(如法律援助律师持褐色证,公职律师持绿色证)。
-
四、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五条规定,申请律师执业需同时具备资格证、实习经历和品行条件。
总结 :律师资格证是入门门槛,律师执业证是合法执业凭证,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