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律师执业证就可以正式以律师身份执业,但在此之前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完成一年实习并通过考核,且执业期间需遵守行业规范。
-
法律职业资格是前提
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原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这是申请律师执业证的硬性门槛,证明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基础能力。 -
实习与考核缺一不可
通过考试后需在律师事务所全职实习满一年,参与实际案件处理,并由律师协会考核合格。实习期重点考察实务能力,如文书撰写、庭审应对等。 -
执业证赋予合法身份
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通过后颁发律师执业证,持证者才能以律师名义代理案件、签署法律文件。未持证者不得从事有偿法律服务,否则属于非法执业。 -
持续合规才能维持资格
执业后需遵守《律师法》及行业规范,包括不得跨所执业、不得隐瞒犯罪记录等。违规可能被吊销执业证,且被注销后需重新申请。
总结:律师执业证是合法执业的“通行证”,但取得它需要层层考核。持证后也需持续合规,才能真正立足行业。